中国文化产业 > 头条新闻 > 行业新闻 >

头条新闻

文博IP新突破!《殷商回响》取材“看见殷商”展解锁商周文明

2025-10-10 12:36    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编辑:黄丽

  近日,由中国小戏精重磅出品制作,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为创作蓝本的文博穿越剧集《殷商回响》正式官宣。作为深耕少儿影视领域的标杆品牌,中国小戏精此次将展览中的千年文物与历史密码转化为沉浸式影视叙事,更深度融合“殷商溯源看商丘”的核心脉络——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为文博IP活化与少儿影视创作的融合开辟新路径。

  作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看·见殷商”展汇聚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338件(套)珍贵文物,涵盖甲骨、青铜器、玉器等多种品类,一级加重点文物超50件(套)。展览中,既有源自商丘、见证殷商文明萌芽的早期陶器与玉器,也有出自安阳殷墟、代表殷商鼎盛的青铜重器、记录商王世系的甲骨卜辞,两地珍贵遗存共同为《殷商回响》提供了从起源到兴盛的完整创作养分。剧集以展览中的青铜大铙为核心叙事载体——2025年,历史迷林小夏与科技少年陆子轩在博物馆观展时,不仅被文物注解中“商丘为商族发源地、安阳为殷都”的文字触动,更被这件带有复杂纹饰的青铜重器引发的奇异光芒带入商末周初的时空。

  剧情围绕二人的穿越奇遇展开,更暗藏“殷商双源”的文化线索:心怀苍生的大巫师玄渊在召唤他们时,通过龟甲卜辞讲述了商族的起源——商始祖契曾在商丘蕃地生活,这里是殷商文化的根脉之地;而他们助力仁德的姬发推翻纣王暴政的历程,主要发生在殷都安阳及周边区域,直观呈现了殷商文化在安阳的兴盛图景。亲眼目睹奴隶制残酷与比干死谏的惨剧后,林小夏不仅以历史知识预判战局、传递民间疾苦,更时常提及“商族从商丘一路走来”的起源故事,唤醒人们对文明根脉的认知;陆子轩用滑轮提水装置、简易烟雾弹等现代智慧改良工具,与侠女云晓、观星部族姐妹月璃与幽璃等角色并肩作战,其改良的工具灵感,也暗合了商丘早期农耕文明与安阳青铜工艺的技术传承。

  从西岐营地的技术革新到牧野之战的生死对决,剧集既将展览中“青铜高峰”“有册有典”等板块蕴含的安阳鼎盛文明细节,转化为古今碰撞的剧情张力,也通过林小夏的讲述、玄渊的回忆,穿插商丘作为商族发源地的历史背景——如商族早期的迁徙轨迹、先商时期的聚落形态等,让展览中源自商丘的早期文物与安阳的“明星文物”(妇好鸮尊、亚长牛尊)形成“起源-兴盛”的呼应,使两地文物的时代背景都变得鲜活可感。此前,该剧已启动小演员招募,吸引众多5-15岁少年儿童参与,延续了中国小戏精全少儿阵容古装剧的创作特色。

  依托中国小戏精在少儿影视领域的成熟经验,《殷商回响》的创作亮点尤为突出,且深度融入“殷商双源”内容:

  1.AI视频创核:以AI生成视频为核心技术,不仅还原青铜大铙的时空异象与牧野之战的壮阔场景、复刻展览中“三层花”青铜纹饰等细节,更通过技术复原商丘先商聚落的风貌与安阳殷都的都城格局,直观呈现“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的空间变迁,打造沉浸式视觉体验。

  2.文博穿越设定:紧扣博物馆题材,以“看·见殷商”展中商丘、安阳两地文物为双线索,青铜大铙作为连接古今的时空钥匙,既串联起安阳殷都的王朝兴衰,也牵引出商丘作为商族根脉的起源故事,使两地文物共同从展柜走向剧情核心。

  3. 古今智慧碰撞:将现代科技知识与商代巫术、星象术交融,既呼应展览中安阳青铜工艺巅峰、商丘先商农耕技术的文明细节,又通过林小夏对“殷商双源”历史的解读,强化剧情的文化深度与看点。

  4. 影研模式创新:开启品牌“微短剧+研学”的特色路径,首创“影视+研学”联动模式,依托剧集内容延伸出商周历史、青铜文明、影视制作等研学主题,沉浸式体验造就文化赋能。

  据了解,“看·见殷商”展通过XR大空间沉浸展示、AI活化历史人物等科技手段还原殷商场景,而《殷商回响》则进一步将这种沉浸感与“殷商双源”文化结合。剧集不仅再现了商亡周兴的历史进程,更通过角色口中“商族自商丘而来,于安阳立都”的对话、手中承载先商记忆的简牍、战场上源自安阳工坊的青铜兵器等细节,呼应展览中“式范后世”的文明传承主题,践行了中国小戏精“让少儿亲近历史、传承文化”的创作理念。

  此次中国小戏精出品的《殷商回响》,既是对“殷商”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文博IP少儿影视化的一次创新实践。随着剧集推进,观众将得以在光影中既重识青铜文明的璀璨兴盛,也追溯商族根脉的起源故事,在古今对话中感悟中华文明从起源到传承的完整力量,更为文博与少儿影视的跨界融合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56205号-4 Copyright © cnc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